京東難保“第二”

2019-11-16 21:18:10   來源:新浪科技   評論:0   [收藏]   [評論]
導讀:  這是一份充滿火藥味的財報! 11月15日晚,京東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業(yè)績。在財報發(fā)布前,京東市值490億美元,它最難纏的競爭對手拼多多,市值480億美元。只要再上漲兩個點,拼多多就將在市值上,再次超
  這是一份充滿“火藥味”的財報。

  11月15日晚,京東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業(yè)績。在財報發(fā)布前,京東市值490億美元,它最難纏的競爭對手拼多多,市值480億美元。只要再上漲兩個點,拼多多就將在市值上,再次超越京東。

  京東不服輸,這份財報至關重要。

  財報顯示,2019年Q3,京東營收1348億元,同比增長28.7%,市場預期為1284億元,遠超預期。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,京東凈利潤31億元,同比增幅達161%。

  受財報影響,京東股價盤前上漲近5%,創(chuàng)15個月以來新高。然而昨日收盤,京東股價不升反降,報收33.55美元,下跌0.06%,市值489億美元。拼多多股價42.76美元,上漲3.48%,市值497億美元。

  這一次,京東市值再被拼多多反超。

  過去一個月,這兩家公司在股價的此消彼長中,反復爭奪“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”的位置。按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計算,京東的股價在10月24日首次被拼多多反超。11月12日,京東扳回一城,市值超過拼多多。但昨天財報發(fā)布后,拼多多重回第二。

  除了在市值上的爭鋒,更激烈的戰(zhàn)役發(fā)生在業(yè)務的經(jīng)營中。拼多多依舊彪悍,過去兩個季度繼續(xù)翻倍增長,它的月活用戶數(shù)在今年Q2首次超過了京東。京東則試圖繞道襲擊拼多多的大本營,力推社交電商平臺“京喜”,大力進軍下沉市場。

  京東鉚足了勁,要坐穩(wěn)第二大電商的位置,但Q3亮眼的財報沒能讓京東將差異拉大。而拼多多將在4天后公布Q3財報,這是個危險的信號。

  京東的“老二”位置,能穩(wěn)住嗎?

  02 這份財報“亮”在何處?

  對于京東而言,這份財報無疑是很亮眼的,盤前近5%的漲幅已是明證。

  首先是保增長的目標達到了。

  從2017年Q3開始,京東的增長速度就開始明顯放緩,連續(xù)7個季度的凈收入同比增速下滑,到2019年Q1更是降至歷史最低點20.9%。2019年Q3,京東凈收入1348億元,同比增長28.7%,創(chuàng)下近5個季度以來新高。

  2019年過去的三個季度,京東在非美國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,分別為33億元、36億元、31億元,是歷年最巔峰的水平。在2019年Q3,京東保持了持續(xù)盈利的勢頭。

  在用戶方面,京東的年活躍用戶在Q3達到了3.34億人,同比增長9.6%,環(huán)比增長4%,凈增1300萬人,是近7個季度以來最高。而在去年同期,京東的年活躍用戶數(shù),首次出現(xiàn)了環(huán)比負增長,并在隨后的連續(xù)兩個季度里,增長幾乎停滯。相比之下,Q3的增長意義重大。

  其次是調結構初見成效。

  京東一直想做開放,雖然它被很多人質疑體系封閉。無論是將京東物流獨立,開放給第三方,還是擴大第三方賣家比例,增加服務收入,京東都在努力拓展其作為平臺的邊界。

  在2019年Q3,京東的凈服務收入160億元,在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11.9%,這是歷史最高點,而直營產(chǎn)品收入的占比,則降到了88.1%。服務收入包括向京東商城的入駐商家收取的傭金、廣告費,以及物流收入,產(chǎn)品收入是指京東直營“賣貨”的收入。

  這意味著,京東的營收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優(yōu)化,“賺錢更輕松”的平臺服務收入的比重,正在得到提升。其中,京東物流在Q3實現(xiàn)了92%的營收增長,京東方面表示,京東物流外部收入占京東物流總收入的比重,已經(jīng)接近40%。

  京東對下沉市場尤其重視。京東方面表示,今年Q3,京東超過70%的新用戶來自低線城市,雙十一期間,重點布局下沉市場的京喜,約75%的新用戶來自低線城市。

  相比過去持續(xù)了好幾個季度的平淡表現(xiàn),Q3的業(yè)績的確亮眼。但是,這并不意味著京東就穩(wěn)了。如果從動態(tài)來看,京東的表現(xiàn)雖然亮眼,卻并非驚艷。尤其是當跟它當下最大的競爭對手拼多多相比。

  被拼多多圍追堵截

  在拼多多崛起之前,京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二大電商。但拼多多的發(fā)展速度如此迅猛,打了京東一個措手不及。

  如果將過去一年多的數(shù)據(jù)做一個對比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一些特別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。

  在營收增速上,從圖中可以看出,從2018年Q1至2019年Q3的7個季度里,京東的營收增速一直在下滑,直到Q3才有所回升,其整體的平均增速在26%左右。

  但拼多多還處在快速增長期,它的營收基數(shù)還遠未抵達天花板,所以增長的倍數(shù)會比較高,它2018年的季度增速達到幾十倍。當然,隨著規(guī)模增加,拼多多的營收增速會逐漸縮小。

  在GMV增速上,從2018年Q4開始,京東不再通過財報公布GMV數(shù)據(jù)。但從對比中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在停止公布GMV之前,京東的季度GMV增速已經(jīng)降至30%。如今拼多多還在高速增長,它在今年Q2的GMV增速是171%。

  月活用戶數(shù)量是一個特別典型的指標。

  拼多多上市前,它在月活用戶數(shù)量方面跟京東之間的差異還很懸殊。但這個差距卻在按季度持續(xù)縮小。

  京東在2018年Q3首次出現(xiàn)環(huán)比負增長,不僅沒有增加月活,還比2018年Q2減少了900萬。但拼多多卻一直保持著70%以上的同比增速,在2019年Q2,拼多多的月活數(shù)量達到3.66億,而京東同期為3.21億,拼多多超越京東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統(tǒng)計口徑上,這兩家公司存在略微差別,京東以“年”為標準,拼多多以“月”為標準。

  在股價表現(xiàn)上,近一個月的行情,恰如其分地表現(xiàn)出了這兩家公司的競爭博弈。10月24日,拼多多的股價大漲12.56%,收盤報價39.96美元,總市值為464.48億美元,超過京東的448.2億美元市值。此后,它們就開始了一個月的廝殺,在此消彼長中爭奪電商市值第二的位置。Q3財報發(fā)布后,京東市值再次被拼多多反超。

  03 誰能坐穩(wěn)“中國第二大電商”?

  毫無疑問,拼多多是國內電商領域的一匹黑馬。拼多多的崛起,改寫了國內電商的格局,對京東造成了沖擊。

  從零到1000億GMV,京東用了16年,而拼多多只用了2年。而拼多多更是只用了不到4年時間,就在月活用戶數(shù)量上達到了京東的規(guī)模。

  阿里作為國內電商頭把交椅的地位不可動搖,那么行業(yè)第二的位置,就顯得尤為關鍵。

  本質上,拼多多并非京東最匹配的競爭對手。京東是直營模式,而拼多多是平臺模式,拼多多走出了一條和京東不一樣的路。雖然都屬于“騰訊系”電商,接受了騰訊的投資,擁有騰訊在微信端的流量扶持,但只有拼多多將微信流量玩出花來。騰訊早在2014年就將電商業(yè)務交給了京東,由此對抗阿里巴巴,但在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浪潮中,拼多多的崛起是一個意外。

  京東以自營起家,時至今日在根本上還是一個直營電商,做的是辛苦賣貨的生意。拼多多走的是阿里“修路收過路費”的平臺路子,聚合了一大幫商家,通過平臺來賺錢。

  做平臺是過去幾年,在投資圈頗受追捧的商業(yè)模式之一。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投資最熱的那幾年,似乎只要跟平臺掛上鉤,就能把估值提高一截,所以阿里能做到4800億美元市值,滴滴能融到超過1000億人民幣的資金。

  京東一直高喊開放,努力提高服務收入的比重,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增加平臺的想象空間,講一個自我變革的故事。這些改變從數(shù)據(jù)上也已經(jīng)得到體現(xiàn)——京東服務收入的占比,從2017年Q1的7.2%,一直提升至如今的11.9%。

  另外,京東想要下沉。拼多多的崛起,發(fā)跡于市場廣袤無比但京東曾鞭長莫及的低線市場,采用的是社區(qū)拼團的玩法。京東近期大力推進的“京喜”,則是想要從城市去打農村,和拼多多短兵相接。

  今年10月中旬,京東拼購正式改名“京喜”,負責全面下沉,和拼多多在低線市場展開廝殺。在玩法上,一切又那么似曾相識。“超級百億補貼”、“一元爆款”、“站內秒殺”,這些熟悉的配方都曾出現(xiàn)在拼多多的戰(zhàn)役里。

  從數(shù)據(jù)可以看到,京東的下沉戰(zhàn)略成效顯著。超預期的營收增長、超過70%的新用戶來自低線城市,尤其是實現(xiàn)了持續(xù)的盈利,這些都體現(xiàn)了調整的成果。

  但市場并不一定就會為此買單,尤其當拼多多還在一旁咄咄逼人。

  當然,目前拼多多還在虧損狀態(tài),這多少會影響其估值空間。但黃崢似乎對此毫不擔心。按照他的說法,拼多多“隨時具備了產(chǎn)生收入和隨時賺錢的能力”。換言之,短期的虧損并不代表長期不具備盈利能力。

  有意思的是,4天后,拼多多將發(fā)布Q3財報。這將是一份怎樣的財報,又會對當前的格局帶來多大改變?

  競爭還在繼續(xù),行業(yè)“老二”難當。

分享到:
責任編輯:zsz

網(wǎng)友評論